第六十三章 但记一心(3/4)
你跟贞侯熟吗?”>
“我是问……你们关系怎么样。”>
“算了,你能把他的因缘仙宫弄出来吗?”>
“啊?”秦至臻终于回头。>
“……你继续研究吧。”姜望把他的脑袋掰了回去。>
秦至臻终于凿完了他刚刚写好的镇玄碑文,文辞简练,立论严谨,文风十分厚重,写的是对勤苦书院的赞与叹,是对这段历史里如江海般浩荡的文气的回应——>
而后将此碑如重剑般,狠狠砸进雪地里!>
寒意幽浮如悬云。>
那幽幽云气之上,见得万里山河的蜃景。>
风吹来,雪摇落,竹林竟然青翠。>
“藏笔于竹,隐纸在雪,文气为砚,时空维序。”秦至臻的声音愈发沉凝:“我猜得没错,这果然是左丘吾院长的成名之作……【六爻山河禁】!只是用海量的文气做了遮掩。”>
“闹了半天你只是刚刚看懂题目。”斗昭不可思议地扭过头来:“那你在这里装模作样地捣鼓半天,是在麻痹谁呢?队友吗?”>
我上我也行。>
“封镇一道,博大精深。先要确定它,才能解决它。”秦至臻慢慢地道:“如果你连这都不懂,就不要跟本君讨论了。”>
斗昭是个傲性的,但也不会胡搅蛮缠。>
他相信刀能解决一切,但在钟玄胤生死未知的情况下,那的确不是很好的选择。>
在封镇上被秦至臻嘲笑了,回去他肯定得勤学苦练。但这时只是咧了咧嘴:“那么你要多久?”>
秦至臻认真地算了算:“三天。”>
他的确什么都涉猎,什么都懂一些,除了刀术攀登绝巅、天府极致圆满之外,还掌握了诸子百家许多知识。但毕竟不能样样绝顶。>
写文章差了些灵气,胜在稳健。于封镇有很踏实的基础,但欠了些高度。>
毕竟是写出《上古封印术演变之我见》的左丘吾。这位大宗师对上古封印术有很深的洞见,在当代也是屈指可数的封镇大家,他所创造出来的封镇,并没有那么容易破解。>
“确实是六爻山河禁,要解决这道封镇,最重要是了解它所搬运的是哪段山河,然后对症拆解。这是封禁题,也是历史题,更是政论题……”剧匮在这时候开口了:“我跟秦阁员分工合作的话,应该可以把这个时间缩短到一天半。重玄阁员来作最后的政论就好。”>
法家对于禁封总归是有些心得的。剧匮于此道,也算高手。>
“咳!”姜望清了清嗓子:“我确实对封镇也是有些了解。”>
斗昭挑了挑眉——>
谁问他了?>
说话间镇河真君已经走进竹林中,轻靴踏雪,留下一长串清晰的脚印,仿佛历史的留痕。>
有赖于秦至臻的前期工作,站在同事的脑门上,看问题果然清楚。在这段时间里,姜望已经对这部【六爻山河禁】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。>
若要按照标准解法,同剧匮、秦至臻那般慢慢地拆解封镇细节,可能一天半破禁的确是极限。>
但他有不同的解法——>
六爻山河禁,其重在山河。>
便如青鸟穿林,他的身姿只见掠影。飘飘的衣角带来了风,八风动时,竹林疯狂摇曳。>
像是一部复杂的书,被拎起来抖擞灰尘。>
却又一霎定止。>
因为有九座古老石桥,已经出现在竹林上空,将此林镇住,令得风停雪暖。>
长河九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