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章 扫盲班(1/2)
老四深吸一口气,鼻腔里满满的红烧肉香味。别人都没动筷子,他也不好下手,只是那味儿催命似地钻进鼻孔,引地唾液不断分泌。
“喝点不,这里啥酒都有”,边梅问李和道,同时热情的给老四夹了菜,“小妹,尽管吃,不要客气,我跟你哥聊会天。”
老四也只能顾着吃了,添了碗米饭,也听不到两人低声不知道聊的啥的内容,好菜好肉的诱惑力无疑更大。
边梅说,“你看吴青峰在电力局是管附近这一片的,出门谁敢惹她,就能光明正大的说,这们是我的管辖范围,谁敢不听话,不然让他立马没电。”
李和第一次发现,光明正大这个词可以这么用。
和边梅聊的越多,他心里总算是放下了几分,不过还是打算先看看再说,人不可貌相,也保不准是自己看漏了眼。
不过在李和刚来,这姑娘没表面那么粗犷,他还是愿意提点几分的,就看日后这姑娘会不会做人了,现在说得再多也没用。
李和看了看外面雪下的越来越大,摆摆手说,“不喝酒了吧,喝多了误事,这么大雪,等会回去路上不好走。”
吃完饭,李和带着老四回到家的时候已经下午四点钟了,老四力气小,根本提不了东西。
李和没办法,买了根扁担,袋子绑在两头,硬是从饭店挑到汽车站,下了汽车又从镇上挑到家里的。
李隆说,“刘传奇下午找你呢。”
李和问,“说了啥事没有。”
“要开扫盲班,找你当临时代课老师。”
“真会拉壮丁。”李和苦笑。
这也是城市和农村的两级分化,城里很多人都忙着出国镀金,农村人倒好,跑扫盲班镀金来了。
晚上的时候,雪又大了几分,王玉兰烧了一大锅的水,还取出来了些白面,居然破天荒的舍得把家里挂在外面的腊肉拿了一条进来,说是做些肉臊子擀点臊子面。
李和激动的泪流满面。
王玉兰看着李和买回来的一大堆东西,那得多少钱,气鼓鼓的说,“只允许你败家啊。”
李和去了刘传奇家,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她老娘宣布,“阿娘,你也得进扫盲班。”
如今“扫盲”这个词早已退出了中国历史的舞台。
如果是40岁以下,父母不识字的话倒是很稀奇,如果要讲到文盲至少也要排到爷爷辈。
中国扫盲运动,从5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21世纪,从百分之八十的文盲率降到不足百分之三,应该是人类历史的奇迹。
新中国成立之时,十个人里面能找出两个会写自己名字的都很困难,小学毕业就算文化人了,哪像现在大学生多如狗,博士满地走。
改革开放后又是开启了一轮扫盲运动,整个洪河桥公社年年扫盲任务不达标,李庄这样的更是年年垫底。
这次县里发了狠,哪个村不达标,这个大队书记也是到头了。
刘传奇着了慌,跟上坝村的书记一合计,两个村一起开班,年三十的跟前都把大家都动员起来,便是盼着能把这事给办了。
这次是临时搭的班子,县里没有派扫盲工作队员,只好把几个小学教师和李和推了上去,做民代老师,也顾不着他们乐不乐意,直接把人选给定了。
他们把村委会的屋子打扫干净,一伙人瞎闹腾,临时挂了黑板,没有桌椅只能搬来一些破木长板凳,凑合凑合,就这样成了教室。
教室有了,刘传奇又遇到了跟以往一样的问题,村民们并不积极,好说歹说就是不愿意来,这扫盲对象以妇女居多,有人说:“白天看孩子,洗衣服,烧饭,哪有时间上民校?”
有些封建思想严重的老太太不让自己的姑娘、儿媳上扫盲班。她们说:“男人女人黑夜上民校搅和在一起,有什么好的?棉花见火哪有不着的?”
李和见刘传奇嘴角上火,这么为难,就说,“你在大广播里喊一嗓子,咱村扫盲不达标,地收回来,重新开吃大锅饭。”
这年头尝过分地的好处,谁还想吃大锅饭?
刘传奇一跺脚,照办,心想非得治治这帮不省心的老娘们。
村里广播一响,那群顽固分子是不来也得来,一个两个干瞪着眼,边骂边妥协,看她们的模样,没几个乐意的。
王玉兰死活不乐意去扫盲办,吱声道:“死活一辈睁眼瞎了,多识几个字能成仙还是咋的。让我拿锄头行,拿笔就太难了。”
像王玉兰这般想法的人太多,以前大字不识个,还不是照样活得好好的,非得倒腾这玩意,净是添麻烦。
不过也有积极的,一心盼着多识几个字。
开课那天,也离年三十没几天了,李和满怀信心地去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海鹰
苍穹第一神
废婿归来
顾总,太太又去男科给你挂号了
试婚99天
重生六零年代有空间
位面任务发布系统
我的科技与狠活被朱元璋曝光了
重生完美男神
巫师:从骑士呼吸法开始肝经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