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三四章 天文数字!天文数字!我笑都笑醒了!(2/3)
。
原因很简单:如果普、中其中一方,对法国有过高的、不切实际的要求——譬如,中国竟要求法国将其欧洲本土的某地,割给中国,则法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答应,中、法若僵住了,普、法之间,也只好跟着僵住,这个和约,“两方”也好,“三方”也好,就签不下来了。
关卓凡说,所谓“三方协议”之约,只是一个“原则性的意向”,其中细节,自然要先经中、普双方的外交人员反复讨论,才能定约。
这个约定,不能包括过高的、不切实际的、令盟友感到为难的内容。
其中领土或者说“势力范围”部分,中国对法国的要求,不但不会超出亚洲,甚至不会超出印度支那——这和普鲁士当初对中国的“希望”,是一致的。
中、普双方,真正“捆绑”在一起的,只是战争赔款一项。
中国向法国要求的战争赔款,为普鲁之五分之一,即,普鲁士若向法国索偿一亿法郎,中国就向法国索偿两千万法郎。
至于普鲁士到底向法国索要多少战争赔款,由普鲁士自定,中国不加干涉,反正,普鲁士要一个亿法郎,中国就要两千万法郎;普鲁士要一千万法郎,中国就要两百万法郎——“一切惟普鲁士马首是瞻”。
两位殿下,以为如何啊?
五分之一?
嗯,还是挺合理的吧!
如前所述,中、法之战,法国投入的陆军部队,虽不超过其总兵力的十五分之一、其参加对普作战兵力的十分之一,但是,却多了一支庞大的舰队;更何况,法国对中国作战,要远涉重洋,这个单位费用,可不是用兵和法国接壤的普鲁士可比的。
另一方面,中国对法国,虽然也只动用了部分的陆军军力,但海军,却一定是倾巢而出的,基本上也可算是“举国以赴”了。
因此,五分之一——不过分。
普鲁士人释然了,腓特烈王储和卡尔亲王交换了一个眼色,同时点了点头,“好!”
关卓凡表面平静,心里却大大松了口气。
嘿嘿,二位,眼下,您们肯定是想不到,在不久的将来,您们向法国人提出的战争赔款,将是何等样的一个天文数字啊!
对法战争取胜,逐法国人出印度支那,是顺理成章的事情;可是,勒索到关卓凡心目中的天价赔款,就不是什么顺理成章的事儿了。
法国人大可以一个子儿也不给,拍拍屁股就走人——有本事,你追到巴黎来咬我啊!
关卓凡真没有这个本事。
不过,普鲁士有这个本事。
“三方协议”,以及貌似“挺合理”、“不过分”的“五分之一”的约定,可以确保,败战之后的法国,将俺梦中的那笔天价金法郎,乖乖双手奉上。
如是,我的“三纵三横”铁路网,我的进一步工业化——一切资金之投入,就统统的有着落了!
哈哈哈哈!
关卓凡几乎就要笑出声来了。
“钓鱼夜谈”的最后,卡尔亲王请辅政王殿下为普鲁士对法作战提供“宝贵的指导意见”。
卡尔亲王固然骄傲,可也聪明——不管他对自己的军队如何自负,都明白,扩充、改革后的普鲁士军队,并没有直接同法国人交过手;而中 队,已经有了“升龙大捷”——已经有了同法军的实战的经验。
因此,辅政王殿下的“宝贵的指导意见”,是不可以错过的。
关卓凡谦了几句,说道:“贵国战略筹划之高明、军队动员之迅速,皆非我可及,这些方面,我无可献替,嗯,这样吧,就从双方武器装备的差异上,说一点自己的刍荛之见吧!——这上头,倒是有过些切身的体会的。”
顿了顿,“升龙战役表明,法国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