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二三三章 我的星辰大海(2/4)

的事情,大伙儿都是晓得的:母后皇太后“守社稷”,圣母皇太后“扞牧圄”,母后皇太后留在北京,我奉圣母皇太后天津阅兵。

天津阅兵,最直接的收获有三:

第一,慈禧下定决心,荣安敦柔两公主,娥皇女英,一起“釐降”于我。

第二,定汉语为通用语;民族融合成为基本国策;进行大规模的教务改革。

——这几点,是我穿越以来,最堪自豪的成就之一。

第三,轩军进一步扩军。

间接的收获也很大:

我和慈禧不在北京,惇王趁机作怪,却把自己和同谋者宝鋆一起绕了进去,并累及恭王。

结果,惇王圈禁;宝鋆退出军机;恭王也不得不从“同领军机”的位子上往后退了。

“恭系”的势力遭到了严重的削弱。

我终于“独领军机”。

爵位,加郡王衔。

还有,天津阅兵期间,我的“南非攻略”,正式展开。

当然,最大的收获,也许是慈禧对我的信任对我的感情,有了质的提升,到了几乎无可移替的程度了。

这一年,我真正的当上了爹——雅克琳米娅杨婉儿前后生产,还有,晴晴也怀上了,哈哈哈!

不过,这一年,那个方面,我倒是比较“安静”——就一个大浦庆。

不过,这个女人,似乎不好算是我的女人吧?

嘿嘿。

一八六六年,同治五年。

一开年,盐枭张六造乱,被轩军迅敉平。

直隶总督刘长佑引咎平调云贵,两江总督曾国藩去江就直,两江总督这个至关紧要的位子,落到了我的手里。

英国决定送还圆明园器物,两宫皇太后激动不已,我以此功进封郡王。

这次晋爵,有些出乎我自己的意料。

我的学生——小皇帝开始对我不满了,原因是我这个老师“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”。

设立“轩军伤残基金”,对轩军做进一步的“绑定”。

在顾问委员会的架构中,另起“调置司”的炉灶,取吏部而代之,直接向全国各地输送轩军退役干部,一步步占据州县——掌握基层政权。

摆鸿门宴,杀李世忠。

以此为突破口,大举整顿盐务,成立“帝国长子”——江淮盐业公司。

大村益次郎归化,更名田永敏,我委之以建设6军军校之重任。

新舰队成军。

“冠军号”“射声号”两位铁甲舰大哥的身旁,有了一班神气活现的伙伴:“装甲巡洋舰”“穹甲巡洋舰”“全甲炮艇”“标准巡洋舰”“全甲炮艇”……

其中的“装甲巡洋舰”“穹甲巡洋舰”“全甲炮艇”,是英国荟萃本国船舶设计制造之精英,按照我的要求,单为中国设计制造出来的,当今世界,只此一家,别无分号——就连英国自己也还没有装备。

在世界范围内,这支舰队的规模,只能算是中等,然而,却是技术最先进搭配最合理的一支舰队!

中英美三家,合作“北京博览馆”。

不久的将来,“北京博览馆”将成为中国世界的“窗口”,以及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国的“门户”。

荣安敦柔两公主“釐降”的懿旨明。

同时,小皇帝对我累积的不满,在四国公使入觐礼仪之争上面爆了。

替小皇帝提供“理论指导”的,是徐桐。

不过,这一切,深宫之中,有人替我通风报信。

我说服白氏,送小芸出洋,中国第一次向国外派出了女留学生。

我从徐桐的儿子徐承煜下手,逼迫徐桐去职,保守卫道之士,遭受重大打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