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二二六章 我代表人民警告你(2/3)

真是有些像!”

沉吟了一下,“我明白你的意思了,两宫、轩邸,同恭邸之间,本就恩怨纠葛,彼此之间,都颇有不释之憾,现在,又多出了鲍雨亭这个折子,拿‘大礼议’比着,‘上头’更加不可能立澄贝勒或滢贝勒为嗣皇帝了!”

“正是!”刘宝第说道,“所以,你也别觉得是挡了恭邸的路——人家本来既不在这条路上、也不想往这条路上走!”

“也是,也是。”

顿了一顿,还是微微踌躇,“就怕这个‘载’字辈,距离帝系太远,仁、宣一系,会……不乐意。”

刘宝第“呵呵”一笑,说道:“柳堂,你为人谋,巨细靡遗,何其深也!不过,照我说,现在不必想那么多,还是那句话——‘先把路封起来’,再说!”

说到这儿,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:“再者说了,我那位东家,可不是……‘仁宣一系’的?”

“啊……也是,也是。”

“柳堂,你这个折子,”刘宝第慢吞吞的说道,“我以为,荣安公主本人,也要有所着墨。”

“荣安公主本人?”

“是!”刘宝第说道,“荣安公主已及‘及笄之年’,若立女帝,荣安公主登基之后,就该亲政的,可是,荣安公主是皇女,不是皇子,没有上过书房,根本未曾……‘讲求典学’,这,九鼎之重,四海之望,骤然加于其身,叫她如何承受?”

“你的意思是,论能力,论学问,荣安公主……不够做皇帝的资格?”

“难道不是吗?”

顿了一顿,刘宝第激了吴可读一句:“怎么,你不敢照实陈说?”

“照实陈说”四字,故意加重了语气。

吴可读“哼”了一声:“有何不敢?不过……”

他露出怀疑的神色:“颂宇,只怕你的醉翁之意?……”

刘宝第笑了一笑,不直接回答他的问题,说道:“圣学未成,却要亲政,这不是难为人吗?一定要‘赶鸭子上架’,硬着头皮上去了,大柄必然下替……”

“颂宇,”吴可读面色凝重,“你这是……语及轩邸了啊。”

“不错!”刘宝第坦然说道,“正是要扎他一针!”

吴可读默然不语。

过了片刻,他微微摇了摇头:“轩邸之本意,未必如你所说……”

刘宝第心中冷笑:自欺欺人!

“再者说了,”吴可读继续说道,“若立幼帝,大柄不是一般的‘下替’吗……”

刘宝第“哈”了一声,说道:“柳堂,你还真能装迷糊!这两样,能是一回事儿吗?幼帝在位,大臣辅政,周公故事,礼之所在!怎么,荣安公主还在襁褓之中吗?如是,我倒是不反对女帝继统承嗣了!”

最后一句话,充满了讥嘲的意味。

“再者说了——”

刘宝第刻意拉长了调子,呼应吴可读方才的“再者说了”,语气之中,依旧充满了讥嘲之意。

“幼帝在位,‘上头’还有皇太后‘垂帘听政’,就算下有权臣,也不能叫‘大柄下替’!可荣安公主既已经到了亲政的年纪,她登基之后,你说,皇太后还能不能继续‘垂帘听政’呢?”

吴可读悚然而惊:“这倒是……”

刘宝第放缓了语气,说道:“柳堂,我对轩邸,并无成见,或许,真如你所言,在立女帝一事上,轩邸本意,未必如是,可是,人言可畏!”

顿了一顿,“春秋曲笔,闻者足戒,打消掉为人臣者一些……不必要的念头,这既是老成谋国,也是与人为善啊!”

吴可读默谋片刻,下定了决心:“好,我写!”

*

*

折子递上去之后,吴可读谨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