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二百一十五章 邙山之巅 15(3/4)

仓皇遁去。如今大王既至,如何战止,但唯命是从。”

高欢抚髯缓声道,

“黑獭闻风而遁,此畏我军之强也。其虽倾国而出,实则色厉内荏,不足惧也。既其已内怯避战,正好乘势追击,大军凌压,迫其决战,则必当大获全胜,毕功于一役。”

高欢随后森然下令道,

“命全军即刻渡河,于南岸扎营!”

随着高欢一声令下,东魏军旗号招展,全军开始经河桥渡河。只见一队队东魏军顺序踏上河桥,川流不息地通过河桥,到达南岸,然后再整队集结,建立起一个个营寨。远远望去,如同是一片汪洋无际的海水正通过一条狭长的运河,不断注入到另一个空旷的领域里。在河北的海水渐渐缩小的同时,河南的海水渐渐扩展膨胀……。

入夜之后,东魏军在河桥上燃起一支支火把,将桥面照得透亮。整个河桥仿佛化身为一条火龙,俯卧在平静的水面上。水面被火光照得一片火红,波光闪亮。大队东魏军彻夜不息地经过河桥,踏上河南的土地。过桥的东魏军将士在水面留下道道飞转的光影,如梦似幻。

历经二日二夜,二十余万东魏军悉数渡过河桥,到达河南结营。

在全军渡过大河之后,高欢略加休整,即指挥东魏军拔营,进逼邙山。

邙山为秦岭余脉,崤山支脉,横亘于洛阳和大河之间。邙山为东西走向,西起白马山,东至神尾山,凡三十三峰,连绵三百八十余里,平均海拔高度三百米。

邙山山势连绵起伏,沟壑纵横,为洛阳北面天然屏障。它北坡陡峭,南坡较缓,西部地势起伏较大,而在孟津这一段地势比较平缓,成为洛阳通往河桥的天然通道。

东魏军进抵邙山后,高欢命众将从各隘口分路进军,自己则率大军沿河桥通往洛阳的大路往邙山进发。

这时,东魏军的侦骑回来报告,各路东魏军只与西魏军的侦骑斥候发生零星的接战,整个邙山似乎都不见大队西魏军的踪迹。而当面大路更是畅通无阻,甚至连西魏军的侦骑都没见一个。

高欢疑道,

“黑獭枭雄也,怎会如此轻易便让我军进据要地,须防其中有诈。”

高欢略一思忖,唤过手下做了一番安排。之后,东魏军鼓号大作,旌旗飞扬,全军浩浩荡荡杀入邙山。

高举河阳幡的东魏军如同一道黄色的洪流一般,汹涌地涌入狭窄的邙山隘口。只见沟壑纵横,群峰如簇,一条狭窄的山道在峰峦间起伏。满山树木森列,苍翠如云。

山路崎岖蜿蜒,东魏军如黄色的洪流一路滚滚而进,在苍翠欲滴的山峦中不断前行。长长的队伍不见首尾,仿佛一条长龙盘旋环绕在群峰之间。虽然龙首不时隐入林密壑深的谷底,而后续的一节节身段却在山间不间断的涌现。

在前锋大队东魏军顺利地进入邙山之后,大批的辎重车辆也出现在山路上,这些车辆大都由民夫驱使,两侧由少量的东魏军士卒护卫。这些车辆上盖蓬草,一路留下深深的车辙,显然是装载了重物。

当东魏军的辎重车队行驶到一处谷底,突然只听一声呼哨,从两侧的密林里猛然射出一阵箭雨。正在埋头赶车的东魏军民夫和士卒猝不及防,纷纷中箭倒地,发出凄厉的的惨呼,车队顿时大乱。

箭雨过后,却见一道道人影从密林后冒出,呼啸着向车队冲来。这些人大没有披甲,皆着绿袍,隐身于树后时几乎和山林完全融合在一起,因此前面探路的东魏军侦骑竟然没有察觉。

只听呼啸声此起彼伏,越来越多的埋伏者从山林中涌出来,向东魏军的辎重车队猛扑过来。许多人一边飞奔,一边已经引燃了手中的火把。他们的目标很明确,就是袭击和焚烧东魏军的辎重车队。

车队前面的东魏军发觉情形有异,在领军督将的指挥下立即掉头赶来增援。而车队后部的东魏军也急忙加速上前,想要保护宝贵的粮草辎重。但长长的车队堵塞在狭窄的山道上,前后的援军竟无路可走,一时难以支援。

几个呼吸之间,那些袭击者已经冲到车队旁,残余的东魏军护卫根本无力抵抗,几乎瞬间便被砍瓜切菜一般斩杀一空。眼看袭击者就要扬手就要将火把投掷到粮车上。

说时迟那时快,只听一声清脆的梆子响,覆盖在粮车上的蓬草突然被掀开,露出隐藏在里面的大批东魏军甲士。还未等袭击者做出反应,车上的东魏军已经用一阵密集的箭雨还以颜色。袭击者们都没有披甲,顿时死伤惨重。而车上的东魏军已经纷纷跳下车来,迎面和袭击者战在一处。

这些隐藏的东魏军士卒皆是精锐,他们披重铠,手持长槊利刃,大刀阔斧地与袭击者们展开近战。袭击者只是利用突袭打了东魏军一个措手不及,遇上这些有备而来的生力军,顿时吃了不小的亏。

袭击者眼见中计,却毫不后退。只听有人高呼道,

“和这些东虏拼了!”

袭击者们齐声呐喊,舍生忘死地与东魏军进行搏杀。然而他们毕竟人少,这时前后的东魏军也赶来增援。袭击者被紧紧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掠天记 最强卧底系统 指染成婚 活宝农家 腹黑邪君:爆宠萌萌小僵尸 秘战风云 逆袭之千金归来 元尊 七号禁区 总裁大人,我不约